共探智驾与车联新未来——2025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启幕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的深度变革期,汽车电子作为核心支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技术演进看,汽车电子已从单一功能模块向集成化、系统化、智能化方向升级,智能驾驶所需的传感器、芯片、算法,车联网涉及的通信模组、云端系统,以及电动化核心的功率半导体、电池管理系统等,持续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突破边界。
作为年度行业标杆盛会,2025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紧扣“智能化”与“电气化”两大核心方向,覆盖关键技术与落地场景。论坛邀请整车厂、顶尖芯片、模组及系统厂商齐聚,汇聚头部企业CTO与行业专家,通过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深度剖析技术演进路径与市场趋势,分享全产业链实战解决方案。现场吸引800+专业观众、300+企业参与,共话成本优化、生态协同等关键议题,助力产业链高效协同与价值共创。
此次活动得到了以下厂商和机构的鼎力支持,包括: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TI、Arrow、安世半导体(Nexperia)、ams OSRAM、Cadence、Littelfuse、贝能、上海贝岭、北京晶宇兴、Silvaco、合见工软、美时龙、正品之源、中汽研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TC 汽车技术平台等企业及机构,旨在汇聚行业力量,共话 “智驾新生态,洞见车联新时代”。
AspenCore中国区总经理靳毅先生在大会开幕致辞时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创新热土,正积极拥抱这场变革,致力于持续构建更安全、高效、绿色的智慧出行新生态。我们期待通过今天的思维碰撞,能够激荡出新思路、新见解,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联合主办方代表,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会长陆一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齐聚上海,以《共话智驾新生态,洞见车联新时代》为主题,从汽车电子全产业链技术创新赋能的角度,瞄准国内外智能汽车电子核心技术、新兴技术,通过交流互动合作平台,大家能碰撞‘新思想、新观点’,助力提升上海汽车电子在智驾、智舱、智算,电驱、电控、电池的3+3领域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领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机遇与合作。也希望参会的每一位来宾有所收获。”
在主旨演讲环节,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围绕 “中国汽车由大变强的趋势性特征”展开辨析,系统梳理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市场格局、产业布局、创新能力、供应链体系、出口结构和政策导向六大方面的深刻转变,他通过大量数据和案例,系统论证了中国汽车产业正从“规模大国”向“竞争力强国”跃升,强调自主品牌已成为推动中国汽车由大变强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指出,尽管存在争议和挑战,但整体趋势明确、动能强劲。
为精准回应汽车电子产业在智能化转型与电气化升级中的核心诉求,论坛精心设计 “汽车智能化”“汽车电气化” 两大核心板块,并配套 “电气化时代降本增效” 主题圆桌对话,从技术实践、方案落地、产业协同三个维度,层层递进拆解行业痛点,为参会者提供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解决思路。
聚焦汽车智能化板块,论坛邀请多位行业领军企业专家从实践与技术双维度展开分享: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数智化研究院总经理刘乾结合企业转型经验,深入探讨汽车智能化驱动下的探索路径与落地难点,为整车厂破解智能化技术转化难题提供参考;艾迈斯欧司朗高级工程师曹异域聚焦汽车智能场景下的硬件支撑,详解光学器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中的创新应用,助力企业解决智能硬件选型与性能适配问题; Cadence系统仿真事业部资深产品经理吴磊则针对汽车电磁兼容(EMC)、电磁干扰(EMI)这一行业共性技术痛点,提出基于 ANSA 和 Clarity 的仿真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电子系统稳定性;延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软件总监陈炯与光庭信息高级销售总监李明鼎,分别分享了“未来智舱技术趋势” 和 “基于AI的汽车软件开发新范式” 切入,前者剖析智能座舱交互体验升级的技术路径,后者为业界提供了智能座舱业务新选择。
转向汽车电气化板块,论坛特别邀请联合汽车电子副总工程师、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卢万成担任板块主持,围绕 “技术升级与降本增效” 核心痛点搭建交流桥梁:极光湾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控制中心资深总监刘义强分享吉利汽车动力总成电气化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实践,拆解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系统的技术突破与规模化落地经验;TI系统应用工程师朱明睿重点介绍汽车48 区域架构与控制器解决方案,针对低压电气系统集成化、轻量化需求,提供兼顾性能与成本的技术路径;上海贝岭汽车电子市场经理张飞聚焦车规级功率器件的创新应用,阐述如何通过器件技术优化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降本增效,直击企业成本控制与技术可靠性平衡的痛点;Nexperia MOS产品线中国区市场经理罗金则从功率半导体封装技术入手,详解 MLPAK 封装 MOSFET 如何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优化成本,为企业解决功率器件选型与系统适配难题提供方案;此外,Littelfuse公司资深应用工程师戴泰初围绕 “新能源汽车安全可靠的全面解决方案”,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电气安全等关键问题提出系统性应对策略;泛亚汽车电驱系统标定和控制策略技术总监田华围绕“电驱控制智能化探索与驾乘体验提升” 展开分享,探讨了如何通过电驱控制系统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用户驾乘舒适度与车辆能效。
在两大核心板块之后,论坛设置 “电气化时代的降本增效之道:从器件到系统的协同创新” 主题圆桌对话,邀请泛亚汽车电驱系统标定和控制策略技术总监田华(整车研发)、上海贝岭贝岭汽车电子市场经理张飞(车规器件)、上海通敏车辆检测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德刚(检测认证)、联合汽车电子控制器系统开发经理黄晓攀(系统集成)跨领域代表展开研讨。圆桌围绕48V系统与区域架构、测试验证与标准体系、器件到系统的协同路径、安全与成本平衡四大核心话题展开讨论。
本届大会还特设专业的创新展览区,为众多知名技术厂商提供了展示先进技术的绝佳平台,为现场观众带来全方位的产品体验,吸引了众多知名行业厂商参展,包括:ARROW、安世半导体、芯师(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贝能国际有限公司、上海力韬电子有限公司、艾迈斯欧司朗、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晶宇兴科技有限公司等。
参展商们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从功率器件、TVS器件、传感与照明系统、汽车级晶体与晶振、车规级MOSFET、TVS二极管、IP核、国产EDA工具、高压筒式熔断器、IGBT驱动器、电容式隔离驱动器、智能传感与显示技术以及高功率密度、低功耗、高可靠性和小型化封装技术,广泛覆盖了汽车电子的六大核心领域。
这些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拓展。
本次搭建了 “整车 - 器件 - 系统 - 检测” 全产业链交流平台,吸引了300+企业、800+专业观众。峰会不仅深入探讨了智能座舱、48V 架构、车规器件等关键技术痛点,更通过圆桌对话凝聚共识 —— 需以协同创新打通降本增效路径,在安全与成本间找到平衡,为行业提供了兼具技术参考与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案。
未来,汽车电子产业将持续向 “技术深度融合、产业链高度协同” 方向迈进:一方面,智能化将加速 AI 与软件定义汽车的落地,智能驾驶传感器、座舱交互技术将更趋成熟;另一方面,电气化将通过 48V 架构优化、功率器件集成化,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同时,随着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跨企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将成为常态,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迈向更高效、更智能的发展新阶段。
更多有关2025 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请访问:
更多AspenCore 2025年度行业活动预告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