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军最新发声:亚洲应逐步脱离英伟达GPU
近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在新加坡出席一个行业论坛时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应考虑逐步摆脱对英伟达GPU在人工智能开发中的依赖,以降低对美国技术的过度依靠。他指出,亚洲企业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模型的开发过程中,若一味模仿美国使用英伟达GPU的做法,可能面临严峻的技术风险。
作为长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的专家,魏少军教授强调,如果继续依赖美国的现有技术路径,将可能对亚洲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造成严重后果。他所指的“致命”风险,主要源于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获取高端AI芯片的持续限制。这些限制措施使中国企业在获取英伟达人工智能加速器方面面临困难,而中国当前的芯片制造技术整体仍落后于世界最先进水平数年。
不过,中国企业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也展现出一定的适应能力。今年年初, DeepSeek的新技术方案表明即便在缺乏最先进AI芯片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仍能实现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化和突破。与此同时,英伟达的H20芯片在年内经历了从被禁止出口到中国后又恢复许可,再到其安全性遭到中国方面质疑的历程,使得国内科技公司在是否继续采购该产品上保持谨慎态度。
魏少军教授建议,中国应将重点转向研发专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而设计的新型芯片,而不是继续沿用最初为游戏和图形处理设计的GPU架构。他未具体说明新架构的技术细节,但明确表示,这种转型将有助于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尽管长期面临来自美国的技术封锁,魏少军教授仍对中国自主芯片产业的发展前景保持信心。他表示,中国具备建设自主芯片产业的能力和资源,未来有望在芯片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本土企业在行动
9月11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前往壁仞科技开展调研工作,深入考察国产GPU芯片的研发进展与产业落地实效,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支持。
图源:壁仞科技
调研过程中,陈吉宁实地察看了壁仞科技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产品,详细了解芯片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展示情况。他认真听取企业关于总体发展规划、最新产品研发成果及产业生态建设的汇报,重点聚焦芯片性能参数、核心技术路线、生产工艺流程以及高端人才引育留存等关键环节,与企业团队深入交流,全面掌握国产 GPU 研发的核心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在与壁仞科技管理及研发团队的座谈中,陈吉宁仔细听取企业下一步发展计划,共同研判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变革方向。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主动询问需要解决的具体困难与政策服务需求,对企业提出的诉求逐一回应,并现场明确相关对接部门,确保问题得到精准高效解决,为企业研发创新扫清障碍。
据悉,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支持下,壁仞科技已获得重要产业资本助力。2025年3月,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将壁仞科技列为首个直投项目,并联合领投,为企业研发与产业落地提供了坚实的资本保障。
壁仞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文表示,企业将始终以“国芯、国设、国造、国用”为核心目标,全力以赴推进新一代国产GPU芯片研发,深化软硬件协同创新,持续缩小与国际主流 AI 芯片产品的技术差距。未来,壁仞科技将积极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加快推进国家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贡献企业力量。
另据《The Information》杂志及多家权威财经媒体报道,尽管来自中国的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百度仍继续使用英伟达A100、H800甚至尚未被禁售的H20芯片来支持其最先进的模型开发,但两家公司都正在积极推进自研芯片的应用,包括阿里巴巴使用其自主研发的“振武”(Zhenwu)处理器训练小型AI模型,百度则在其新版文心一言AI模型(Ernie)的测试中,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昆仑P800芯片,目前测试进展顺利,显示出自主芯片在AI训练领域的巨大潜力,以及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