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深圳凌创辉电子有限公司!
0755-83216080

供应链风险中的AI:哪些真正有效?哪些只是炒作?

2025-11-22 2

这就是风险监控所承诺的与它实际能捕捉到的之间的差距。把电子产品从中国工厂运到美国仓库的这些年,我有一个体会:真正的灾难从不会出现在季度性的供应商评估里。它们往往是在凌晨3点袭来,当你的货代发来短信说红海航线刚刚被关闭的时候。或者是在深圳的港口毫无预警地关闭的时候。或者是当你那家“可靠”的供应商拿不到零部件,因为供应链上游两级、一个你从没听过的公司突然破产了。S0resmc

于是整个行业把目光转向了AI。现在人人都在把它加进自己的平台里,声称能够在风险发生之前就预测出来。我大概听过30场这样的推介会了。大多数不过是把2014年Flexport刚上线时就有的那套东西重新包装一遍——在文件追踪上面贴个聊天机器人。S0resmc

编者注:本文作者是ARDI Express和AiDeliv的创始人Vitalii Savryha。在2025年11月25-26日即将举行的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 2025)上,Vitalii Savryha将分享题为《China's Electronics Ecosystem + AI: The Unbeatable Combination for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的专题演讲,点击 免费报名参会!

AI实际上能做到什么

他们是这样推销的:用机器学习监控数以百万计的数据点,在问题发生前就能捕捉,追踪天气、社交媒体、商品价格等等。听起来很棒。S0resmc

有时候呢?它真的能发挥作用。S0resmc

IBM的系统能够把港口拥堵情况与天气预报匹配起来,在延误发生前几周就提前告诉你。国防后勤局用AI来识别欺诈性供应商——能发现人类根本不可能看出的模式。这是真的。是有效的。但有一点没人会说:只有在你的数据足够靠谱的情况下,它才有用。大多数公司呢?他们的数据根本不行。S0resmc

两年前我们试用过一个AI风险系统。整整六个月的整合工作。用我们的运输历史去训练它。搭建各种数据面板。它对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精确得不得了,对真正重要的事情却完全视而不见。S0resmc

为什么?因为它只能在过去的数据里找模式。它根据以往的运输时长去预测那些常规性的延误。它会根据付款模式去标记那些出现财务压力的供应商。这些都没问题。S0resmc

但它完全不知道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并把全球一半的航运路线搅得天翻地覆。也不可能告诉我,特朗普的关税会在一夜之间颠覆我们的成本结构。从来没提醒过我那个中国供应商会丢掉生产许可证,因为——这是真的——他表哥惹了某些麻烦。S0resmc

最大的风险从来不在你的数据里。而是在数据与数据之间的那些空隙里。S0resmc

如今,AI在一件事上确实非常擅长:处理海量的结构化信息,那些人类要花上很久才能消化的数据。我和一位研究科研文献的斯坦福教授聊过。中国研究人员每年发表两百万篇论文。在没有AI之前,北京有人可能花六个月去解决一个问题,而加州早就有人把它解决了。当时没人知道。AI能读完所有这些论文,找出重复点,避免那些白白浪费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应用案例。S0resmc

在供应链里也是一样的。我见过一家公司,最初是用摄像头监测零售货架上生鲜的新鲜度。他们后来扩展到由AI驱动的定价:追踪库存的存放时长、计算最佳降价时机,并自动调整价格。帮一家连锁零售商一年节省了大约2千万美元。这是实实在在的价值。S0resmc

但请注意,这两个例子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优化的都是你已经理解、并且在你掌控范围内的系统。它们并没有在试图预测战争、欺诈或疫情。S0resmc

没人愿意谈的中国问题

你知道有什么从来不会出现在任何一家AI供应商的白皮书里吗?电子供应链里真正最大的风险。而这不是机器学习能够解决的事情。S0resmc

是我们所有人对中国制造业基础设施的高度依赖。S0resmc

去年我需要开发一款产品——桌面收纳架,有一些特定的零部件要求。在中国,我一个下午就跑了四家工厂。聊了价格和用料。去了五家不同的涂层工艺厂。晚饭前我就拿到了一份报价(每件14美元,两周就能投产)。S0resmc

在乌克兰也尝试过做一个类似的项目。光是把包装设计敲定就花了三个月。S0resmc

这根本与劳动力成本无关。是基础设施的问题。中国把这些全都集中在了一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装配线、物流体系……彼此之间相距不过几小时。花了他们40年建起来的。S0resmc

你的AI可以告诉你:把70%的电子产品都从同一个国家采购是有风险的。它不能告诉你的是: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什么可解决的办法。至少不是能迅速解决的。S0resmc

我看到客户们尝试做供应链多元化。越南、泰国、墨西哥。他们搬设备、培训工人、建工厂。然后他们才发现,大部分零部件还是得从中国来,因为其他地方根本没有规模化的产能。于是现在他们变成:先把零部件运到泰国,在那里组装,再把成品运到美国。通常比直接从中国整批发货要贵。S0resmc

AI可以帮你优化运输路线。找出最快的运输时效。但它改变不了基本的经济规律。从中国到美国的一个集装箱,在这一切混乱发生之前,大概只要1,800美元。同样一条从乌克兰走的路线呢?8,000美元。而这还不包括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给了他们全球最强的物流基础设施。S0resmc

真正有效的模式:数据与人的结合

那些把供应链风险管控得不错的公司呢?他们当然会用AI。但那并不是全部的策略。真正有效的是:S0resmc

有用的数据。而不是你能收集到的所有数据点。那些能对你真实供应链的中断发出预警的关键信号。你主要枢纽港的拥堵情况、你运输线路沿途的天气情况、你关键供应商的财务健康状况……这些数据是存在的。你只需要知道哪些信号对你的业务真正有意义。S0resmc

能读懂这些数据的人。AI可以告诉你某个供应商的付款条款变了。一个了解那家供应商的人,才能分辨出:他们到底是出状况了,还是只是从银行拿到了更好的条件。AI会标记某家工厂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动向。懂中国劳工动态的人,才能判断那只是日常抱怨,还是一场真正的罢工正在酝酿。S0resmc

当事情出现问题时,真正能给你提供选择的是你的人脉关系。你的AI顶多帮你把延误的出货时间表优化一下。但真正能把货物继续往前推进的,是你的备用供应商、备用货代、以及你的报关行这些关系。S0resmc

我为丢失的货物赔过钱。客户遇到难关时,我也给他们延过账期。出了谁都控制不了的问题,我也自己吞下过成本。不是因为模型告诉我这么做。因为维护客户关系,比在一单生意上追求最大利润更重要。所以每当我评估任何工具——不管是不是AI——我只问一个问题:它能不能帮我把货顺利送到?S0resmc

这正是AI做不到的:在短期利润和长期关系之间作出取舍。想出模型根本料不到的那些创造性变通办法。建立起信任感,让供应商在大家都抢产能的时候,优先处理你的订单。S0resmc

更好的数据,而不是更聪明的算法

想提升供应链风险识别?别买更花哨的AI。先把数据做得更好。S0resmc

目前,供应链数据都被锁在各自的孤岛里。我的运输数据不跟你的港口数据互通,也不跟工厂的生产数据互通。大家都只凭半幅图在做决策,因为谁都不愿意共享。S0resmc

想象一下,如果海关数据能实时开放。如果港口的运营情况可以随时查看。如果航运运力是透明的。如果整个行业的零部件供应情况都能被看到。那时AI才真的能预测风险,因为它能看到完整的全景。S0resmc

但这需要企业之间的合作、法规的要求,甚至政府的推动。而这些现在都不存在。S0resmc

所以在这些条件实现之前,AI只能帮你优化你已经知道的事情,在你现有的数据里找出模式。但它预测不了黑天鹅。也无法带你穿过那些真正导致供应链出问题的地缘政治迷局。S0resmc

实际该怎么做

如果你在评估AI风险工具,要问具体的问题。这个工具能不能通过更好的预测来降低我的库存成本?能不能通过优化路线来加快运输?能不能更早发现质量问题?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真正能带来收益的。S0resmc

如果有人向你兜售危机预测,掉头就走。根本行不通。S0resmc

购买软件的同时,也要把人际关系网络同时建起来。做得好的公司有备选供应商。牢固的合作关系。预先设计好的灵活性。AI的确能让他们更快。但根基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S0resmc

记住一点:只有货物最重要。能不能按时、完好地把货物送到?这才是唯一重要的问题。S0resmc

把电子产品从太平洋这头运到那头,我发现最可靠的风险识别其实很简单:紧盯你的货,了解你的合作伙伴,遇到突发情况时随时准备调整。AI能让你做这些事更快、更高效。但它不能替你做。S0resmc

作者简介:

Vitalii Savryha是ARDI Express和AiDeliv的创始人,专注于中美之间的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他最近完成了斯坦福大学的高阶商业课程。S0resmc

Vitalii Savryha确认出席将于2025年11月25-26日举行的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 2025),并将在2025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分享题为《China's Electronics Ecosystem + AI: The Unbeatable Combination for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的专题演讲,点击  免费报名参会!

S0resmc

3003677450

微信二维码

扫码微信咨询

0755-8321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