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强逼英特尔CEO辞职,巨头承诺“美国优先”
8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发文,要求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立即辞职,直言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且称 “这个问题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
此前,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曾致信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通过其创立的华登国际在2012-2024年间向600多家中国公司投资超2亿美元提出质疑。另外,陈立武曾执掌的Cadence Systems公司日前因违反出口管制条例被起诉,在“一次性支付了1.406亿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罚款及没收款”后,该公司与美国司法部、美国商务部达成了和解协议,这也加剧了对其所谓“国家安全风险”的担忧。
科顿在信中措辞严厉地表示,这些投资中涉及与中国军方关联的半导体企业,他对“英特尔运营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影响表示担忧”。他询问董事会在聘用陈立武之前,是否知晓Cadence在陈立武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收到的传票,以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科顿还质疑英特尔董事会是否要求陈立武剥离其与中国有关联的芯片公司的投资,并且鉴于英特尔参与拜登政府旨在确保国防微电子安全供应的“安全飞地计划”,陈立武是否充分披露了与中国公司的其他关联。
由于英特尔在该计划下获得联邦资金,科顿在信中进一步质问耶里,陈立武是否就其在中国公司的投资、专业角色或其他关联进行了充分披露。他强调:“英特尔必须成为美国纳税人资金的负责任管理者,并遵守适用的安全法规。陈先生的关联关系引发了对英特尔履行这些义务能力的质疑。”
对于科顿的质疑,英特尔发言人发表声明称:“英特尔和陈先生坚定致力于美国的国家安全以及我们在美国国防生态系统中角色的完整性。”公司表示将与参议员就信中的事项进行沟通。
受特朗普要求陈立武辞职这一消息影响,英特尔美股盘前一度跌超5%,市值一日蒸发近36亿美元。截止发稿时,英特尔股价已跌破20美元,总市值为865.33亿美元。
随后,英特尔在一份声明中为其领导层辩护,并强调其致力于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优先事项。该声明称:“英特尔、董事会和陈立武坚定地致力于推进美国的国家和经济安全利益,并根据总统的美国优先议程进行重大投资。”、“英特尔已在美国制造了56年。我们将继续在国内半导体研发和制造领域投资数十亿美元,包括我们在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该工厂将采用美国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并且我们是唯一一家在美国投资领先逻辑工艺节点开发的公司。”
陈立武为美籍华人,今年3月正式接任英特尔CEO一职。他的职业生涯成绩斐然,2009-2021年担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首席执行官期间,公司营收翻倍,利润率显著增长,股价涨幅超3200%。2022-2024 年,陈立武曾在英特尔董事会任职,后因与前任CEO基辛格在多个问题上存在分歧,于2024年递交辞呈离职。
在英特尔面临诸多困境之时,陈立武再次回归,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在年底前将员工总数从约10.98万人削减至7.5万人。陈立武强调,裁员旨在“消除官僚主义、简化决策流程,并集中资源投入AI芯片、定制化半导体及晶圆代工等战略领域”。7月25日,陈立武在致员工的备忘录中称,公司已“完成大部分”裁员计划,裁员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5%,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将员工总数控制在7.5万人。此前英特尔曾表明,计划在2025年将运营支出削减170亿美元。
在业务战略调整上,陈立武对英特尔的代工业务进行了重大变革。7月2日,据外媒路透社报道,他推动公司停止向外部客户推销长期投入的18A制程技术,转而集中资源攻关下一代14A工艺。这一决策意味着英特尔彻底背离前任CEO基辛格制定的代工扩张路线,18A仅保留用于内部产品(如2025年晚些时候量产的“Panther Lake”笔记本电脑芯片)。英特尔内部文件显示,14A被定位为“超越台积电N2的制程节点”,计划于2027年量产,目标是在晶体管密度、能效比等关键指标上实现代际领先。
另外,英特尔取消了在德国和波兰建设晶圆厂的项目,并将整合其在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测试和组装业务,放缓在俄亥俄州建设尖端芯片工厂的步伐,具体取决于市场需求以及能否为该工厂争取到大客户。陈立武表示,“过去几年公司投资过多、过快,而需求不足,导致工厂布局分散、利用率不足。”
技术研发方向上,陈立武重申英特尔在先进制程领域的投入计划,强调英特尔需从“硬件优先”转向“软件与硬件协同开发”,以契合AI时代的需求。同时,他还将亲自审查和批准所有芯片设计,然后才进行流片,加强对芯片设计环节的把控。
根据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128.6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19亿美元,虽亏损同比扩大,但仍给市场带来了一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