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亿!芯原股份控股逐点半导体
10月15日,作为国内半导体IP授权及定制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军企业,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521.SH)通过正式公告披露重大资产收购方案。本次交易以特殊目的公司(SPV)天遂芯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收购实施主体,旨在获取逐点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依据当日签署的《股份购买协议》,天遂芯愿将以9.3亿元现金对价,结合交易相关税费及其他成本支出,收购逐点半导体97.89%股权,并通过后续安排实现对标的公司100%全资控股。交易完成后,逐点半导体将正式纳入芯原股份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从估值体系分析,本次交易对应逐点半导体100%股权估值为9.5亿元,其中9.3亿元核心交易对价较全额估值存在约2%折价,该定价机制充分体现了交易双方对标的资产公允价值的审慎评估与共识。值得关注的是,收购主体天遂芯愿系芯原股份于2025年10月专项设立的项目公司。根据既定方案,芯原股份将通过增资方式持有其40% 股权,并计划引入一家或多家战略投资者共同出资。这种 "主导控股+联合投资" 的交易架构,既确保了芯原股份对项目的控制权,又有效缓解了短期资金流动性压力。截至本公告发布日,具体联合投资方名单尚未披露,后续增资协议的详细条款将根据交易进展情况逐步公开。
逐点半导体的技术定位与业务根基
作为本次收购的核心标的,逐点半导体专注于显示领域专用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及产业化应用。其产品体系覆盖显示驱动芯片、图像质量增强芯片及信号处理芯片等关键领域,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车载座舱等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终端市场。尽管公开渠道尚未披露其详细财务数据及市场占有率信息,但结合9.5亿元估值规模及芯原股份的战略布局逻辑推断,标的公司应已形成成熟的量产能力、稳定的客户合作体系及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储备。
在显示芯片细分赛道,逐点半导体的核心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针对高端显示应用场景的图像优化算法,能够通过芯片级解决方案显著提升高分辨率显示屏的色彩还原精度及动态响应速度;其二,面向多终端应用的低功耗显示驱动技术,高度契合当前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领域对能源效率的严苛要求。上述技术能力与芯原股份在图形处理IP、视频编解码技术等领域的现有技术储备形成良好的协同互补效应。
芯原股份的 "IP+芯片" 生态补强逻辑
芯原股份主营业务涵盖半导体IP授权、定制芯片设计及晶圆制造一站式服务,在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已建立较强的技术护城河。通过本次收购,芯原股份将快速获取显示驱动及图像信号处理的核心技术,实现从通用半导体IP授权向显示领域专用解决方案的业务延伸,构建 "通用计算IP+专用显示芯片" 的完整技术体系,从而大幅提升对终端客户的综合技术服务能力。
抢抓汽车与消费电子显示升级机遇,被视作另一重要原因。当前全球显示产业正经历双重技术升级浪潮:在消费电子领域,折叠屏、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加速商业化应用,对配套芯片的集成度与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在汽车电子领域,智能座舱的多屏化、大屏化趋势推动车载显示芯片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车载显示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美元。逐点半导体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应用经验,为芯原股份快速切入高增长的车载显示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与公司现有汽车电子IP业务形成战略协同效应。
本次交易采用设立SPV并引入联合投资方的架构,充分体现了芯原股份对财务风险的审慎管控策略。按照40%持股比例计算,芯原股份仅需投入约3.72亿元自有资金即可实现对标的公司的控制权,其余资金需求通过外部融资解决。这种结构化融资安排不仅有效降低了单一主体的资金压力,同时通过合并报表实现对标的资产的全面管理与利益整合,符合半导体行业并购交易中高效资本运作的通行模式。
半导体产业整合的双向路径印证
芯原股份本次收购行动与瑞萨电子出售时序业务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揭示了当前半导体行业资产结构调整的双重路径。瑞萨电子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汽车芯片主业,而芯原股份则通过战略收购补强显示芯片业务短板。尽管操作方向不同,但二者均遵循 "聚焦核心业务、强化竞争优势" 的战略调整逻辑。
从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视角来看,本次收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显示面板领域,中国已占据全球近60%的产能份额,但高端显示芯片仍高度依赖进口。芯原股份的此次布局有望加速推动显示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进程。相较于国际半导体巨头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并购规模,本次9.3亿元的交易金额虽属中等规模,但充分体现了国内半导体企业通过精准并购实现细分领域突破的务实发展路径,为行业内中小企业的技术整合与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
交易整合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
本次交易的最终价值实现,将取决于后续整合工作的成效。芯原股份需在技术层面实现逐点半导体显示芯片技术与自身IP技术体系的深度融合;在市场层面推动标的公司产品与现有客户资源的协同开发;在管理层面完成团队整合与运营效率提升。若整合顺利推进,预计标的公司将在1-2年内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显著增长,成为芯原股份在显示及汽车电子领域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市场竞争方面,完成收购后的芯原股份将面临来自高通、瑞昱等国际厂商在显示芯片领域的激烈竞争,同时需应对国内同行的本土化竞争挑战。但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能够将显示芯片技术与自身SoC定制设计能力相结合,为客户提供 "芯片设计+IP 授权+晶圆制造" 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种差异化服务模式或将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各方正密切关注交易后续交割进展及联合投资方的最终确定,相关动态将持续影响资本市场对芯原股份战略布局的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