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上半年产销飙新高,“反内卷”成关键一役
国际电子商情14日讯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7月10日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至6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延续良好态势,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06万辆,同比增长75.2%,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出口量仍保持增长,中国品牌销量占比保持高位。”这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显效,内需市场明显改善,为整体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反内卷再加力
然而,在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趋势不可逆的同时,行业近年出现“内卷式”非理性竞争问题,表现为无序“价格战”“拉踩式营销”“网络水军”和“黑公关”等乱象,严重污染产业生态。对此,政府主管部门加大了治理力度——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并完善了法律体系。
中汽协也加强了相关工作,2025年已发布“三项倡议”:3月18日,发布《关于规范企业数据发布的倡议书》,叫停企业发布“销售周榜单”;4月21日,在上海车展前夕,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强调压实企业责任,规范对自动驾驶过度营销和虚假宣传;5月31日,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
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反内卷”工作取得进展,主流车企主动加强自律,维护供应链稳定;治理正不断深化,未来将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产业生态。同时,严防“内卷外溢”,推动出海企业尊重当地文化和法律,确保有序成长。
“真正的竞争优势最终依靠价值创造,”付炳锋指出,“新能源汽车不能只做'量的冠军',更要成为'质的标杆',市场需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经销商的困境
在高度内卷的环境下,汽车经销商成为直接受害者。据新发布的《汽车经销商对生产厂家满意度调研暨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围绕“品牌与产品、网络建设、商务政策、投资回报”等核心指标,2024年汽车经销商对主机厂的整体满意度得分为59.78分,同比略有上升,但整体来看仍处于低位。此前,这一满意度得分曾多次达到或接近70分。
其中最明显的困境是,汽车行业价格倒挂问题仍有待缓解。数据显示,80%左右的主销车型价格倒挂比例达到20%。经销商库存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截至5月末,行业总库达到了345万辆,经销商库存达到255万辆。一些汽车品牌的返利兑现周期还比较长,调研显示,主要品牌中16个品牌的兑现周期达到或超过90天,有4个品牌更是长达180天。
对此,经销商群体呼吁淘汰落后产能。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奕表示:“对于看不到希望的品牌,要坚决关停并转,长痛不如短痛。”他指出,当前拿品牌易、经营难,许多经销商加入品牌当年即亏损数百万元,与十年前形成反差。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邢海涛补充,反内卷需全行业共识:“市场主体对危害的认识加深,主机厂已开始行动,但仅靠政策干预不足,需国家引导下达成共识,实现高质量发展。”